在赤坎老街和平路上
一座以生蚝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展馆
光裕堂正悄然成为焦点
走进其中
海洋元素的装饰琳琅满目
楼梯通道壁上是以蚝壳拼出的“湛江”二字,由5000多块贝壳镶嵌而成的湛江地图,蚝壳作画、海胆灯、海螺手链、贝壳胸针等工艺品,处处呼应着“鲜美湛江”的在地特色。
百年骑楼焕新生
光裕堂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
是一座典型的骑楼建筑
地处赤坎老街核心区域升宏网
其名“光裕堂”源自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
亲笔题写的楷书牌匾
承载着深厚的艺术积淀
抗战时期,赵少昂曾避难于广州湾,并在赤坎创办“岭南艺苑”画科班授艺传道。“我们修复时特别注意保留原貌,仅清除了牌匾表面的青苔与污渍。”赤坎区文旅投公司项目经理如是说。
数年前的光裕堂变得破败不堪、安全隐患重重。项目经理回忆道:“我们接手时仍有居民在其中烧柴做饭、饲养家禽,墙面被烟火熏得漆黑,宝贵的历史空间一度成为危房并被闲置。”
如今,这座老建筑已焕发全新活力。全馆共分三层,以生蚝文化为核心展开多元运营:一层出租给生蚝餐饮商户,借助最佳昭示面吸引客流;二层计划打造为生蚝文化博物馆,系统展示地方蚝业历史与特色;三层则引进大鹏文创,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。
大鹏文创点亮“鲜美湛江”
作为展馆中的亮点
三楼的大鹏文创为光裕堂
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
其创始人肖志鹏坦言:“选择光裕堂,正是看中它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商业潜力。”大鹏文创在湛江已有二十多处展示点,但一直缺少能够完整传达品牌理念的体验空间。因此,他们刻意淡化传统卖场氛围,通过场景化、沉浸式的陈列方式,让游客与合作伙伴深度感受湛江文化。
建筑所在的和平路留存了一段保存较为完整的骑楼群,这些近代商住合一的建筑,是赤坎老街重要的文化符号。光裕堂三楼拥有一处别致的阳台,是整条街上唯一的凸出观景台。在这里点一杯柠檬茶,凭栏远眺,老街烟火、霓虹闪烁与人流穿梭尽收眼底。
光裕堂的修复
不仅让一栋百年骑楼重获新生
更是一次对湛江城市记忆的温情唤回
工匠们以巧手与匠心
将海洋的浪漫与生蚝文化编织进每个角落
湛江发布编辑部
采编/摄影:周梦雅
校对:刘珺
审核:林露升宏网
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