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将至悦倍网,燥邪当令:
送您一份“滋阴润肺”防病攻略
文/心肺康复科、睡眠医学科 黄丹妮主管护师
白露悄然已过,秋分明日将至。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秋分日后,北半球昼短夜长趋势愈发明显,中医理论中,秋令主气为“燥”,称为“秋燥”。肺为“娇脏”,主呼吸,与大气相通,外合皮毛,开窍于鼻。燥邪侵袭,首先犯肺,导致肺阴耗伤,宣发肃降功能失常。接下来将会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。
秋燥,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
典型症状包括口鼻干燥、咽喉干痒甚至疼痛。许多人入秋后总觉得口渴,饮水量增加却仍难解渴,这正是燥邪耗伤津液的表现。皮肤潮湿与干燥并存、起屑、瘙痒也是常见信号,肺主皮毛,肺津亏虚无法濡养肌肤所致。
咳嗽痰粘、咳痰不爽是岭南地区燥邪伤肺的典型表现。对于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(如慢阻肺、哮喘、支气管扩张)的患者,秋季更易病情加重或复发。
此外,大便粘腻不畅也不容忽视——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燥津亏可导致大肠失润,形成便秘。
这些信号提醒我们:是时候将养生重点转向“滋阴润肺”了。
食疗为先,岭南滋阴润肺的饮食智慧
中医养生强调“药食同源”, 根据中医理论,应对秋燥,白色食物多入肺经,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。
推荐食用梨、银耳、百合、山药、莲藕、白萝卜等白色食物。
1
川贝冰糖蒸梨,特别适合干咳无痰的人群。
2 悦倍网
杏仁雪梨茶:南杏仁10克+雪梨1个+冰糖适量煮水代茶饮,适合干咳咽喉不适者。
3
银耳百合莲子羹:取银耳一朵、百合15克、莲子15克、枸杞适量,慢炖至粘稠,加冰糖调味,每日一碗,滋润全身。
4
五白粥:鲜百合30克+山药50克+薏米20克+白扁豆15克+大米100克煮粥食用,适合口干便秘或痰黏难咳者。
需注意,秋季应减少辛辣刺激、烧烤油炸食物的摄入,这些食物会助燥伤阴,加重体内燥热。同时也要避免过多生冷水果冷饮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。
中医日常养护显优势
穴位按摩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。推荐每日按揉双侧迎香穴(鼻翼外缘中点旁)3-5分钟,可润燥通窍,预防鼻炎发作;按揉鱼际穴(手掌第一掌骨中点桡侧)3-5分钟,可清肺利咽,缓解咽喉不适。
呼吸康复训练:针对秋季容易出现的咳喘问题,可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:仰卧屈膝,一手放在胸部,另一手放在腹部。用鼻缓慢吸气,腹部隆起,然后通过嘴缓慢呼气,腹部下降。每天训练2-3次,每次10-15分钟。
“六字诀”也适用于秋季养生。通过“嘘、呵、呼、呬、吹、嘻”六种发音与特定呼吸方式配合,调节五脏功能,其中“呬”字诀特别对应肺脏,有清肺泄热之功。
生活调摄,防燥养生指南
应对秋燥,还需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,建立全方位的防燥养生体系。
起居方面,建议早卧早起,虽然广州天气仍然较热,但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需要注意防寒避湿:穿衣原则是重点保护腹部(防腹泻)、肩颈(防风寒)、足部(防寒从脚生),避免“秋冻”过度,尤其老人、体弱者及关节病患者需及时添衣。居家细节:撤凉席、换薄被,避免睡地板或久坐潮湿木凳;空调温度不低于26℃,防止寒湿侵入关节。
运动方面,推荐选择温和项目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慢跑等,避免大汗淋漓导致津液耗伤。晨练宜在9点后,避开低温时段,运动后及时擦汗、更换衣物。每日清晨可进行深呼吸练习:深吸气时扩张腹部,慢呼气时收缩腹部,每次10-15分钟,有助于肺的宣发肃降。
环境调节也很重要。如果天气过于干燥,可使用加湿器或简单地在室内放置一盆清水。早晚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的同时也可防止室内过于潮湿。
情志方面,秋在志为悲,要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悲忧伤感情绪,可多听轻松愉快的音乐,与亲友多交流,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,避免“悲秋”情绪的影响。
特殊人群,秋季防燥重点关照
不同人群在面对秋燥时,需要有个性化的防护策略。
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,秋季应格外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诱发旧病。可定期到中医科进行预防性治疗,如穴位贴敷、艾灸等。饮食上宜软烂温热,避免生冷损伤脾胃。
儿童体质稚嫩,脏腑娇嫩,更易受燥邪侵袭。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及时补充水分,多吃滋润食物,少吃零食和冷饮。可常用百合、梨等煮水代茶饮。保证充足睡眠,增强抵抗力。
心肺手术后的患者,秋季更应注意呼吸功能的恢复与保护。可在心肺康复科专业人员指导下,进行呼吸训练,同时应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(ACBT),有效预防肺不张,保障气道通畅。
过敏体质者,秋季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增多,需注意防护,出门戴口罩,回家及时清洗口鼻。可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,减轻过敏症状。
秋分将至,燥气渐起,愿以这份养生之道,为您润养一季清安,静享秋日静好。
作者介绍
黄丹妮
心肺康复科、睡眠医学科护理组长
主管护师、中-欧国际伤口治疗师
【擅长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咳嗽、哮喘、心力衰竭、高血压、眩晕、鼾眠等疾病的康复护理,慢性伤口、造口、失禁专科护理。
执行编辑 | 杨秋雨、张诗琦、张晓晓
责编 | 王爔晨、梁幸琳
审核 | 刘苡婷
审定 | 方熙茹 悦倍网
在线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